艺术深圳第五年
时代艺术名家    记者/author   2019-10-26 17:05:46

艺术深圳,继续等待花好月圆。

步入第五年的艺术深圳博览会,共有54家画廊参展。虽然相比于去年的68家规模有所精简,但整个展场的动线安排得恰到好处,因此逛展节奏相对舒适。而从VIP首日的参观人群的表现和谈吐来看,主办方明显对有效人群做了定向邀请。


部分参展名单的更迭,侧面反映了经济大环境不太乐观的情况下,画廊的态度仍然谨慎;但也有不少初来乍到的新面孔,对深圳这座城市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从“创业期”来到“品牌上升期”的艺术深圳,面临哪些新机遇,又如何应对新挑战?



他们为什么缺席?

 

今年是深圳特区的39岁生日。这39年中,深圳孕育了大量的高新科技产业,在经济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深圳人均GDP达到19.3万元,比广东全省高1.21倍,比北京和上海分别高37.9%和42.2%。8月18日,深圳再次收到一份大礼: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份“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就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境外人才引进和出入境管理制度、科技发展等方面做出支持。

 

而在当代艺术领域,深圳的起步则慢了几拍:当代美术馆、画廊都是年轻的,当地迄今唯一的、专业的当代艺术博览会“艺术深圳”,也年仅5岁。在前四届博览会中,艺术深圳累积了一份堪称漂亮的参展名单,除了白石画廊、MDC画廊等纯国际来客外,香格纳画廊、常青画廊、阿拉里奥画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亚洲艺术中心、博而励画廊、HdM画廊、墨斋画廊、索卡艺术、艺·凯旋画廊、北京现在画廊、艾米李、玉兰堂等在中国大陆地区设有空间的活跃画廊,也都在参展之列。2019年参展艺术深圳的画廊数量为54家,相比于2018年的68家规模有所缩小。据不完全统计,2019年艺术深圳缺席的老面孔有:蜂巢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公社、空白空间、今格空间、美博空间、芳草地画廊、艺术门、胶囊上海、AIKE画廊、东画廊、世界画廊、MDC画廊等。


或许是由于去年的台风“山竹”导致艺术深圳少了一天公众日开放,或多或少影响了成交,让部分画廊对今年的参展有所顾忌;也或许是活动太多,部分画廊“档期排不开”于是缺席。但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还是由于经济大环境趋向保守,因此不少人才选择暂时观望。如玉兰堂负责人伍劲就表示:“最近以来的艺术市场,初见回暖,其实还是有点如履薄冰。对于深圳,大家肯定还是一种试水的心态。往年来过的一些画廊‘消失’了,另一些本地的新画廊冒出来,还有一些选择了观望……”


这是我第四次来到艺术深圳,从下飞机开始就在地铁站内见到了博览会的宣传海报,可见主办方以最大力度为一年一度的展会造势。或许因为今年的博览会恰好赶上了中秋节的档期,深圳这个“移民城市”里的不少人都选择了出游或回家,VIP首日虽没有熙熙攘攘,但现场打扮精致、谈吐得体的参观群体也反映了主办方最大程度地保证了藏家邀请工作的精准。在走访过程中,有不少画廊表示“人比较少,希望后几日能有更多买气”;但也有画廊表示“这样的氛围更舒服,来的都是有质量的观众。”


本地机构能否运筹帷幄?

 

Kenna Xu画廊负责人徐文是一位海归,同时也是一名深圳本地的“80后”藏家,他所接触的买家群体,不乏高净值人群。他提到,深圳有不少资深藏家,平时几乎不会在当地的画廊看展览,但却会在佳士得香港、香港苏富比、Art Basel HK购入作品。徐文认为,深圳的藏家务实、包容性强、购买潜力大,本地的市场需要良好的引导。


他们为什么看好深圳?

 

阿拉里奥画廊是首次参展艺术深圳,此次带来的多是年轻艺术家作品,价格在20万元之内。新上任的中国区总监张勇表示深圳是“如此有活力的城市,未来可期”,同时他还透露,画廊今后将有特定的同事常驻深圳,开拓湾区市场。


同样对深圳有意向的,还有来自武汉的佑品空间。成立两年的佑品空间此前只参加过台北、高雄两地的博览会,此次来到艺术深圳,也是首次参加大陆地区的博览会,所带的作品单价在5万-25万元之间。画廊表示正是看好深圳的未来市场,因此才决定前来;同时画廊也透露,有意向在深圳开设空间。VIP首日,佑品空间所带的部分作品得到了买家的询问,具体成交仍在跟进中。


HdM画廊也有工作人员常驻深圳,并且此前就拥有深圳本地的买家,所以也是少数几个在VIP首日就取得显著成交的画廊。HdM画廊此次带来4位国际艺术家与4个中国艺术家的作品,价格在2万-40万元之间。VIP首日售出本地艺术家林山的作品,价格约3万元左右;以及法国艺术家克洛德·维尔拉(Claude Viallat)的作品,价格在40万元左右。


正在深圳湾一号策划展览的索卡艺术,此前也在本地的谷仓当代艺术空间合作过展览,并且多年一直参展艺术深圳。负责人萧富元透露画廊在深圳除了拥有个体藏家之外,也拥有机构藏家。开幕三小时内,索卡艺术就售出了杨鸿和饭田桐子的作品,单价均在6万元以内,收藏者为新买家;并且在VIP结束之前,画廊又售出一件伍礼的绘画,价格在20万元内。萧富元表示,北京和上海的艺术市场都“太熟了”,也趋向饱和,因此来到其他城市拓展市场会拥有很大的机会。他还谈到,深圳是一个年轻化的城市,海归多,当代艺术市场很有未来。


香格纳画廊是艺术深圳的老面孔,除了拥有湾区的藏家之外,画廊此前在广州、深圳等地也有持续的艺术项目。本次香格纳画廊带来了9位“80后”艺术家的作品,单价在30万元内。即将在香格纳北京空间举办个展的艺术家闫冰,其新作《蘑菇NO.14》在开幕不久便已售出,价格在20万元上下。


而从VIP首日的成交结果来看,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除了少数几个现场销售乐观的画廊之外,另外一部分参展机构的现场成交并没有比预售取得更多进展,因此不少画廊都将希望寄托于中秋节假日能带来更多的人群。在经济情势并不明朗的当下,藏家愈发谨慎的态度,也对画廊、博览会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缺乏二级市场、专业机构数量有限、当代艺术生态链条不完善……这些是深圳的短板,但也是未来提高的可能。艺术深圳作为唯一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培育市场之路虽然任重道远,但我们已经可以看到,有不少“志同道合”的奋斗者,已经加入了完善艺术生态、培育艺术市场之路。这其中,既有周力、梁铨、薛峰等越来越多的在深圳的艺术家,也有蜂巢、玉兰堂般已经扎根深圳的外来画廊。而通过此次博览会的反馈,有不少机构也对这座大湾区的核心城市,伸出了更多的橄榄枝。

责任编辑 moyu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